关于赵氏雷火灸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应用建议


一、应用目的及前景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截至2020年2月15日18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全国累计确诊病例66580例,疑似病例8969例,治愈病例8349例,死亡病例1524例。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潜伏期为1~14天,平均在3~7天,以发热、乏力、咳嗽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障碍等。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中医学属于疫病范畴,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从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属于暖冬气候。时值冬至、三九之时,寒令当至而未至,应寒而未寒,反为热,同时阴霾冷雨缠绵近旬,不时之气留连持续。这种地理气候学的异常是本次武汉疫情发生的外因基础。而本地居民长期处于这种潮湿环境,加之疫情源头疑为华南海鲜市场,久之湿浊内生,伏而为饮,脾虚不得运化,是本次武汉疫情发生的内因所在,符合中医“湿”的特点。结合武汉的气候特点及相关疫病文献,本病的病因是以寒、湿为基本属性的疫疠之气,湿邪蕴结于内,寒淫疫气侵袭于外,从口鼻而入,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湿毒疫”或“寒湿疫”范畴,病位在肺、脾,病因涉及寒、湿、毒、瘀等因素。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雷火灸以优质艾绒为主原料加入多种名贵中草药秘制而成,通过火热刺激人体的部位和穴位,配合独特手法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具有温通气血、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作用。《扁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本草纲目》记载:“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补血”。《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十九》中指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此外,中国自古就有熏艾防瘟疫的传统,每年端午家门悬挂艾草,就是为了祛瘟避疫。现代药理学已证实艾叶具有抗菌、祛病毒,提高免疫力,调节呼吸系统的功能。新冠肺炎以“寒、湿”为主要病机,应治以祛寒除湿杀毒。所谓“寒则温之”,赵氏雷火灸采用祖传秘制的雷火灸灸条,相对于普通艾灸,其特点是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强,疗效快,其燃烧时会产生大量药力因子、热辐射量和远近红外线,针对新冠肺炎病机,可快速作用于病灶及其临近组织或腧穴,起到祛寒除湿、活血化瘀、通关利窍、疏通经络的功效。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加免疫力,调节呼吸系统的作用。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呼吸、消化、免疫系统疾病。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的肺部症状为主,兼顾“乏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临床患者大多合并慢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通过知网检索“雷火灸”,发现赵氏雷火灸可有效治疗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具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温阳健脾、除湿化瘀等作用。此外,赵氏雷火灸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防治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等免疫低下所致疾病。根据赵氏雷火灸的治病特点,由此可预期其在防治新冠病毒肺炎上具有一定疗效。


二、临床治疗方法

1、面部疏风祛邪法

1) 部位与取穴

部位:前额、双眼、鼻部、口部、双耳

穴位:印堂、四白、阳白、睛明、瞳子髎、迎香、地仓、承浆、

合谷、列缺

2)、具体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取单孔网状灸具,握笔方式,雷火灸条插入网状灸具中,并用大头针固定好,酒精灯点燃,吹红火头,盖好网罩。手持点燃的雷火灸棒,

眼部:双眼闭目,距离3厘米,横向10次

      双眼睁眼,距离3厘米,横向10次

周围四穴:鱼腰、四白、睛明、瞳子髎,点灸(雀啄灸)各5次

鼻部:鼻部位、鼻孔,灸鼻中线、鼻唇沟、横行灸或斜行灸各10次

             灸鼻孔5-7次,令病人吸气5次

周围腧穴:迎香、印堂、素髎、人中,点灸各5次


口部 口周围环绕灸20次

周围腧穴:人中、地仓、承浆、点灸各20次

双耳:环绕耳廓灸10次

对准耳孔点灸5-7次

额部及面部:额部横行灸10次,面部,距离3厘米,大回环灸5-7次。


总体;每天一次,每次灸疗15分钟注意避免烫伤、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附图:



2、扶正固本法

部位腹部,小腿

穴位:神阙、气海、关元、下脘、建里、天枢、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 使用双孔及单孔雷火灸灸具盒

2) 将雷火灸条分24段切开,点燃、吹红火头,火头向下装入灸盒孔中

3) 将双孔灸盒纵向置于腹部,覆盖神阙(脐)、气海、关元、胃脘、天枢,用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1-2条浴巾),控制燃烧的速速和温度。

4) 用单孔灸盒置于双侧小腿的足三里穴,包裹毛巾,方法同上

5) 各处20分钟,每日1次

3、后期康复法

部位背部、腹部、小腿

穴位:大椎、肺俞、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 三阴交

 

具体操作方法:

14个单孔雷火灸灸具盒;2个双孔雷火灸灸具盒

2)俯卧位,双孔灸盒横向置于肺俞、肾俞穴,

3仰卧位,双孔灸盒纵向置于腹部,以能覆盖神阙、关元、气海穴,4 个单孔灸盒分别置于双侧小腿的足三里、三阴交穴,灸20分钟

4点灸腧穴:灸盒取下后,点灸各穴,每穴10次,

5)疗程: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

4、操作注意事项

艾灸棒使用注意:

1)火头与皮肤应保持2-3厘米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发生烫伤。

2)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适宜为度,避免灼伤。

3)点穴灸时,配合手法按摩(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揉穴位)疗效更佳。

4)火头要采用吹灰或刮灰的方法,避免头脱落而引起烫伤。

5)艾灸棒在灭火时要先拨出固定的大头针后再盖上,防灸条折断脱落。

摆盒灸注意事项:

1)点火需火头吹红后投入,以避免盖毛巾后熄灭。

2) 治疗中,以患者能忍受适宜为度,感觉温度较高时,可用毛巾垫高 ,或将灸灸盒架高。

3)撤离时,注意避免灸盖掉烫伤皮肤。


三、临床预防意义

1、消杀人体表面病毒:赵氏雷火灸具有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力强的特点,其燃烧时温度可达240左右。新冠肺炎56℃30分钟即可灭活,雷火灸人体面部,重点为鼻部和眼部,可以达到消杀病毒的作用,用于防范病毒从口鼻眼的侵入,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意义。

2、环境消毒:雷火灸燃薰,产生芳香气味,可辟秽化浊,对消毒液不能达到的地方,甚至室内的设备、用品、和空气起杀毒消毒作用。

3、帮助病人康复:雷火灸灸鼻部、迎香、肺腧等部位,祛寒开窍、利肺止咳,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肺功能;灸胃脘穴、足三里、合谷等穴,益气和胃、健脾祛湿改善患者乏力、纳差等不适,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灸神阙、关元、气海等穴,可培元固本,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帮患者尽快康复。

4、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雷火灸可辟邪化浊,祛寒除湿,培元固本,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自古用于瘟疫的预防,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此次 “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和感染,也应当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意义




重庆市渝中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

2020年2月15日



雷火灸操作的具体方法

1、切段:取出雷火灸条每段分约2.5公分,用锋利的小刀轻轻破纸,然后轻轻掰开,再用手轻轻的按压切段面即可



2、点燃 吹红火头



4、将灸条放入双孔灸盒


5、将灸盒摆放在人体及覆盖方法


6、取艾灸盒操作



7、熄灭 将末烧完的灸条放入密闭的铁罐中熄灭,下次仍可再用



注意事项

1、切段时,要注意别切太短及太用力以免灸条松散。

2、点火需火头吹红后投入,以避免盖毛巾后熄灭。

3、治疗中,以患者能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灼伤。

4、撤离时,注意避免灸盖掉烫伤皮肤。

5、治疗后,请勿即刻洗涤,否则影响疗效,四个小时之后可洗涤。

6、施灸后要多喝热水,可加点盐。

7、皮肤灸时出现发痒的情况,身体可能有炎症或风邪比较大,排出就好;如灸后出现发痒,可用灸灰进行清洗。